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扬州大学
2017(学位年度)
摘要:反腐败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惩治腐败、把权力腐败现象减到最低程度。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态势,就如何深入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思想、新举措和新要求。这些观点和举措,不仅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捍卫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决心和信念。因此,深入研究习近平反腐败思想对于全面把握反腐败斗争的实质,继续指导反腐败斗争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服务于人民。腐败是对公共权力的异化和滥用。想要遏制腐败,就要追本溯源,对“权力”和“腐败”的概念进行辨析和理解。习近平反腐败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腐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反腐败思想。习近平反腐败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既坚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又重视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既着力作风建设,强调守纪律讲规矩,创新巡视方法,又实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构建反腐长效机制。习近平反腐败思想紧贴反腐败斗争实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
习近平反腐败思想在形成过程中体现了系统性、创新性、高效性以及语言通俗化等一系列基本特征。习近平反腐败思想的论述大多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汲取,既能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引起强烈共鸣,又能使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反腐败斗争的总要求。对待腐败问题,习近平坚决与腐败恶势力作斗争,决不姑息。在措施创新方面,习近平注重依法反腐,在打击腐败势力的同时更加注重防范腐败,并且重视发挥新媒体对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作用。提高反腐效率也是习近平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特色。习近平反腐败思想对于继承和发展党的反腐败理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指明反腐败斗争的道路和方向、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习近平反腐败思想所呈现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系统的梳理,在总结现阶段反腐败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基础上,重点研究习近平反腐败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实践意义和现实启示,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惩治和预防腐败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